明報 - (曾俊華:<<<世貿>>>會議辦不好可能下台)
2005-12-08 港聞 A08
<<<世貿>>>第6次部長級會議尚有5日舉行,工商及科技局長曾俊華預料,是次會議氣氛良好,因許多<<<世貿>>>成員都希望會議有成果,被問及籌辦會議對仕途有何幫助時說:「我諗風險大了很多」,「接可以冇野做,可以冇得做」。若辦不好是否要下台?他說:「有可能。」
「 未落過田 點識 農業」
籌備過程令曾俊華加深對發展議程和農業的認識。「認識了很多人,我想我在不同地方最少見過100位部長,對發展議程的認識加深了很多,若<<<香港>>>能在這方面做到成效,可改進世界貿易和大大改善生活水平。」他自言起初對農業毫無認識,若現在要給自己打分,仍只得十分,「未落過田,點識農業呢……認識農業是很難的,有很深學問」。
曾俊華邀請了巴基斯坦、肯尼亞、圭亞那、南韓、挪威和智利部長,協助處理非農產品、農業、服務業和規則等重要範疇的工作。他說,獲邀的部長大部分來自發展中國家,因是次會議重增加發展中國家貿易額。被問及已制定<<<香港>>>宣言怎才算成功,他說,宣言初稿還有很多地方懸而未決,希望會議能減少未有共識地方,此外亦需做好日程表。
年內搭飛 機多過一生
曾俊華在短短一年內坐了無數次飛機,更曾深夜在酒店醒來,忘了自己身在何方。他談及籌備<<<世貿>>>會議的感受時說:「Thisismyjob。籌備工作不單是我一個人做,還有很多同事一起做。」上月他只有5天留在<<<香港>>>,今年坐飛機的次數「等如我一生人坐飛機的次數」。
明報 - (曾俊華:17日閉幕前夕演重頭戲)
2005-12-12 港聞 A06
工商及科技局長曾俊華預料,即將舉行的<<<世貿>>>部長級會議,「重頭戲」應在閉幕前一天的12月17日,並希望在18日的閉幕日上午完成《<<<香港>>>宣言》的定稿。
他解釋,逾百個國家在談判中討價還價,未至最後一刻,也不能肯定會否達至共識。曾俊華希望,會議不會像西雅圖及坎昆兩次會議那樣無功而還。
身兼今次會議主席的曾俊華昨在<<<香港>>>政府新聞網的訪問,及在《給<<<香港>>>的信》中發表他對今次會議的看法。他指出,今次會議的談判時間只有100個鐘頭,而農業是此次談判的關鍵,但巴西和印度已表明,若農業談判沒有結果,就不會商討其他問題。他說,談判就是如此:表面上各項議題看似獨立,但其實關係千絲萬縷。
曾俊華表示,談判便是這樣,往往最後一刻才達共識。由於百多個成員都以此為談判策略,因此他預期不會這麼快便取得重要進展,相信可能要會議尾聲才會有端倪。
倘達成果 料改善貧民生活
另外,曾俊華表示,若能為多哈回合會談取得成果,全球貿易額未來10年每年可望增加300億美元,而1.4億名日薪低於2美元的貧民生活可望改善。
明報 - (<<<世貿>>>開幕前談判早開始)
2005-12-13 港聞 A04 羅永聰張麗碧
<<<世貿>>>會議開幕
<<<世貿>>>會議今日下午3 時才正式揭幕,但各國代表其實已經展開了正式及非正式的談判工作,而非政府組織及傳媒的代表,昨日亦陸續進駐會場作最後準備。往後6 日,逾1 . 1 萬人將會留在會展,在警察、水馬及大鐵閘重重包圍下,日以繼夜進行談判、游說及採訪工作。明報記者羅永聰張麗碧
擔任大會主席的工商及科技局長曾俊華昨日出席國際議會<<<世貿>>>大會,他表示今日起各部長將會日以繼夜全力工作,期望今次會議後,各國能就如何繼續推動談判提出路向,定下談判範圍及方式,在06年完成整個多哈談判回合。
<<<世貿>>>總幹事拉米(PascalLamy)亦重申,由於時間無多,各成員必須豐富和強化《<<<香港>>>宣言》的內容,令多哈談判得以如期完成。
舞獅 切燒豬 富港特色
名義上,談判今日才正式開始,但各國部長其實早已經開始了談判工作,昨日起同時就不同議題進行會談。記者現場所見,各國代表在昨日已經開始了各類會議,在附近兩間酒店大堂,亦有大量談判代表聚集。新聞發布會後,大會特別安排了富<<<香港>>>特色的醒獅及切燒豬儀式,兩隻獅子由曾俊華及<<<世貿>>>發言人KeithRockwell點睛。
代表與 媒體 非政府組織分隔
雖然今次的<<<世貿>>>會議,是首次將會議會場、非政府組織中心及新聞中心全部設在「同一屋簷下」,但其實大會清楚將各國談判代表與另外兩者分開。來自149個國家的5800名談判代表,今日起會集中在會展新翼進行談判,只有全體會議會在舊翼7樓進行,而代表使用的出入口,亦設在新翼,毋須通過舊翼出入。
設在會議舊翼的新聞中心,昨日已經開始運作,中心內有逾300台可上網的電腦供傳媒使用,同時有無線寬頻網絡供應,以及大量影印機及傳真機。
傳媒「 佔據」 天台
就連會展天台亦被各地傳媒佔據,設置「碟形」衛星天線,以及準備在會議及示威進行期間,在天台直播。而外國及本地傳媒選擇的位置亦「壁壘分明」;外國傳媒全部選擇靠西面的天台,務求直播時利用中環的高樓大廈作為背景,而本地傳媒則爭取另一邊,可以遠眺300米外、設在灣仔貨物起卸區的示威區。
昨日下午5時15分,會展開始「清場」,各國代表、傳媒、非政府組織,甚至<<<世貿>>>秘書處的職員都撤離會展,準備警方於6時後進駐,進行最後一次安全檢查。
入鄉隨俗
擔任大會主席的曾俊華(右),昨日與<<<世貿>>>秘書處發言人 KeithRockwell(左)一同進行切燒豬儀 式。 (賴俊穎攝)
會展的天台被各地電子傳媒佔據,外國傳媒以中環大廈作為直播背景,紛紛選擇靠西一邊的天台。 (賴俊穎攝)
昨日已經局部開始運作的新聞中心,內有 300台電腦供各地傳媒使用,亦設有大量影印機及傳真機,兩邊有巨型電子幕牆公布會議最新情。(賴俊穎攝)
設於會展舊翼7 樓的大會議室,將會進行全體大會及閉幕儀式,其餘的談判,全部都會在會展新翼進行。 (賴俊穎攝)
各地傳媒機構進駐會場,在新聞中心內作最後準備,有電視台更劃 出位置,為直播訪問準備。 ( 賴俊穎攝)
明報 - (交代立場 取消農業補貼各方分歧 法國代表:補貼「不可侵犯」)
2005-12-14 港聞 A10 世貿會議 詹穎頤伍詠詩羅永聰
談判昨日正式開鑼,各國部長紛紛交代立場。法國農業部長比瑟羅接受法國傳媒訪問時表示,歐盟的農業補貼制度「神聖不可侵犯」,<<<世貿>>>談判「絕不可以越過那條紅線」;他表示,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在<<<香港>>><<<世貿>>>會議的任務很簡單,就是「保護歐盟的共 同農業政策(CommonAgriculturalPolicy )。他表示,若政策不受到尊重,法國便會使出否決權。明報記者詹穎頤伍詠詩羅永聰
G20促 2010 取消補貼
比瑟羅說,法國已向曼德爾森表達了有關信息。曼德爾森周一表示,他不會在<<<香港>>>的會議上提出任何關於削減農業補貼的新方案。
儘管歐盟在10月份就農產品進口關稅提出前所未有的降幅,但經過數月磋商,歐美與發展中國家對削減農產品補貼看法仍存在嚴重分歧,令<<<世貿>>>在<<<香港>>>舉行的部長級會談能否打破談判僵局成為疑問。
代表多個農產品出產國的20國集團(G20)昨日亦提出宣言,強調消除農業貿易扭曲,是多哈回合的一個核心工作。他們提出於2010年前,取消各國的出口補貼,亦歡迎已發展國家提出時間表;成員之一的印度談判員Nath表示,若會議最終連取消補貼的日期都不能定下,將會是今次會議的最大失敗。
<<<世貿>>>恐會議失敗失公信
對於歐盟等發展國家批評,發展中國家沒有為開放非農產品市場作出貢獻,G20回應表示,由於他們是為農業問題而成立的,因此成員在非農產品問題上沒有統一立場。<<<世貿>>>副總幹事AlejandroJara昨日出席一場非政府組織辯論時表示,若今次<<<香港>>>會議繼坎昆會議後再次失敗,會嚴重傷害<<<世貿>>>的公信力,但他沒有評論是否會有成員會退出,又或<<<世貿>>>會否解散。
歐盟強硬
削減農產品補貼是會談成敗關鍵,立場一直強硬的歐盟在會議上表示,不會提出新方案,稱削減農產品平均關稅46 %是很大減幅。會場外,大批來自各國的農民一身「打倒<<<世貿>>>」打扮,反對剝削農民 。(晉平安攝)
明報 - (談判成敗看四點)
2005-12-17 港聞 A05
<<<世貿>>>會議昨日進入第四日談判,仍然未有顯著進展,為<<<香港>>>會議能否得到實際成果添上重重陰霾。助理工業貿易署長羅淑佩說,要衡量今次會議是否成功,主要視乎農業、非農產品市場准入、服務業及發展四方面能否有突破。羅淑佩表示,考慮今次會議是否成功,主要視乎能否做好早前定下的4個工作重點。首先是農業方面,成員國過去一直未能就撤銷農產品出口補貼定下確實日期,若今次達成共識,會是「好大進步」。
她又呼籲歐盟在這個問題能夠發揮領導能力。
第二項是非農產品的市場准入,主要考慮各國能否就「關稅減讓公式」達成共識。她說,部分成員國目前已有共識,認為適合採用「瑞士公式」(swissformula),即愈高關稅的地區,削減愈多。但昨日由南非、阿根廷等7國新成立的NAMA11組織在另一場記者會上表示,已發展國家應該較發展中國家削減更多關稅。
第三項是服務業,根據部長宣言的初稿,正爭取改革談判模式,由雙邊談判進展改為多邊混合談判。
最後是發展方面,成員國初步已經有共識,給予最不發達國家「免關稅、免配額」優惠。羅淑佩表示,若能做到幾個目標,今次會議就算成功,她個人目前亦抱審慎樂觀態度。
明報 - (歐盟代表猛批談判倒退 <<<世貿>>>修訂宣言助達共識)
2005-12-17 港聞 A06
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昨日以嚴厲措辭,批評其他談判代表,指他們仍把底牌「藏在口袋裏」,不肯妥協,令談判倒退。他說:「我不能想像會談失敗,但若最後出來的結果是缺乏進取,歐盟將不會簽署。」
<<<世貿>>>秘書處發言人KeithRockwell昨晚透露,大會今日會發出新修訂的部長宣言草稿;他相信新版本在字眼上會有實質改變,讓成員能更快找到共識。
被指阻礙進展的「 罪魁禍首」
在何時取消所有出口補貼的問題上,由於其他成員都訂下2010年的限期,只有歐盟堅持先訂出何謂出口補貼的定義,因此被指為阻礙會談進展的「罪魁禍首」。對此,曼德爾森反駁:「巴西代表昨晚在『綠房』曾3次對我說,就算我們提出一個日期,他們(G20)也只會視為歐盟的一個『象徵式姿態』,發展中國家也不會作出讓步。」
談情喻進度 指現在是訂婚階段
當記者問曼德爾森是否意味<<<香港>>>會議將成為「坎昆會議第二」時,他即改口表示,各成員在<<<香港>>>會議之前已調低期望,但仍需要有質實進展,而昨日是周五,「我們仍有時間」。
有歐盟高級貿易官員又用男女談情比喻會議進度:「大家一定會經過這些階段:先是討論,然後吵鬧,再之後才會坐下來討論訂婚…….我相信現在是訂婚階段,如果他們(成員國)真的想結婚的話。」
美國貿易代表昨日回應指出,歐盟企圖透過批評他們的糧食援助政策,去拉開公眾的視線,而真正的問題應該放在出口補貼、對最不發達國家的「免關稅、免配額」政策上面。她又強調,目前歐盟給予農產品的補貼,是美國的3倍。
明報 - (服務業修訂內容保守港得益較預期少)
2005-12-18 港聞 A14
政府在舉辦<<<世貿>>>會議之前,主要關注全球服務業能否進一步自由化,拓展更大市場,但根據昨日的部長宣言草稿,有關服務業的內容作出了修改,較早前的草稿保守。工業貿易署助理署長羅淑佩亦承認,根據目前的協議內容,<<<香港>>>的得益會較預期中少,但在非農產品關稅削減方面,則算得到成果。
對於工會團體最關注的公營服務外判問題以及《政府採購協議》,羅淑佩表示草稿都未有觸及,公眾根本毋須擔心公營服務外判,而草稿亦沒有提及《政府採購協議》。<<<香港>>>服務聯盟主席陳偉群表示,草稿反映部分成員國不願討論政府採購問題,<<<世貿>>>距離討論政府公共服務外判階段有很大距離,本地勞工界毋須擔心。
陳表示,草稿可以接受,在服務業、環保及貿易關係上都有具體內容,若農業問題可以達成協議,相信會談可以取得成功,而這主要視乎歐盟及美國取態。
就服務業的討論,主要建議成員國可以就不同行業進行多邊談判,取代過往的雙邊談判。有關建議被部分成員國反對,有消息指有數十國家共同要求將整個有關服務業的附件C取消,<<<世貿>>>秘書處發言人對此回應表示,多個國家就服務業協議的內容,確曾提出另一個草案。
明報 - (港宣言草稿10括號待填)
2005-12-18 港聞 A14 世貿會議 羅永聰 詹穎頤伍詠詩
經過5 日談判,<<<香港>>>部長級會議進入 最後直路 ,大會昨日中午向 各國部長 發出《<<<香港>>>宣言》的 新草稿,當中就 農業、非農產品市 場准入、服務 業及 發展四個議題都作出了修改,亦 令各國之間的 矛盾變得更加尖銳,而大會 主席曾俊 華表示,各部長昨晚會繼續 談判。場內 瀰漫的緊張氣氛, 絕不亞 於場外的激烈示威,各代表 今日繼續談判 ,今晚12時「最後死線」 之前, 會議成敗將會揭曉。 明報記者 羅永聰 詹穎頤伍詠詩
新的部長宣言草稿,在多方面都作出了修改,就尚未有共識的重點,草稿都加上了括號,目標是在今日之內,在括號之內填上答案,目前尚有十多個「括號」有待成員國尋求共識。當中最敏感的農業議題,為全面取消農產品的出口補貼定下最後限期,目前有兩個選擇,分別是美國及眾多貧窮國家爭取的2010年,以及「協議執行後5年」(即2013年),而歐盟代表昨晚表示,歐盟絕無就取消補貼限期,提出任何方案。
用字寬鬆 分歧嚴重
身兼大會主席的工商科技局長曾俊華,昨日在代表團首長會議上向各部長表示,大家需要就農業問題作出承諾,否則「我們將不會被世界饒恕」。曾俊華在會上又報告,為了反映部分會員的關注,有關服務業的草稿內容,較前一份草稿少了「指示性」,容許成員國更大自由度,但他指目前的版本,不會是最後方案。
樂施會:應為取消出口補貼設限
上一份草稿建議,成員國可以就不同服務行業進行多邊談判,改變過往雙邊談判的慣例,而草稿中亦建議成員國要努力保證能夠按照附件內容作出承諾,但新草稿的字眼,就改為「應該按照附件指導」,字眼變得較寬鬆,而有關改變仍未能得到部分發展中地區同意,但已發展地區包括<<<香港>>>則認為不能再「減料」,分歧仍然嚴重。
助理工貿署長羅淑佩亦承諾,新的草稿令<<<香港>>>可以得到的利益減少。(見另稿)
草稿亦要求各國全面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「免關稅免配額」的優惠,但未有設下限期。而其中一個最敏感的棉花問題,草稿亦要求明年全面取消棉花出口補貼,盡快取消棉花產品的國內支持,及向最不發達國家開放棉花市場。
多個民間組織都表示不能接受草稿來容,樂施會表示,草稿應為取消出口補貼定下限期,亦應限制美國取消出口信貸及改革糧食援助。綠色和平表示,草稿未能達至公平及可持續發展的結果。
<<<世貿>>>秘書處發言人KeithRockwell昨晚表示,雖然部長普遍表示對草稿內容表示失望,但目前並沒有部長聲言會拒絕接受草稿,情亦非「等待有人拒絕」(waitingtoberejected),各部長目前仍在談判,就草稿提出增減。
部分成員國對宣言草稿回應
歐盟: 二十國集團( G20 )(農業出口國):
●宣言未有涵蓋發展中國家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的問題,感到十分憤怒津巴布韋:阿根廷:印度:巴西:美國:
●對能否挽救談判感到憂慮
●目前的問題可以「處理」
●為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定下限期,超出曼德爾森的授權權力
●對農產品、非農產品市場准入及服務的內容都感到失望
●首個正式接受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」 ( TRIPS)
●希望盡最後努力,為取消農產品補貼定下時間表
●糧食援助政策被指是另類出口補貼,被要求改革,但美國堅拒
●宣言深度不如想像,但至少證明談判在前進
●對取消農業出口補貼未定下最後限期,感到失望
●認為宣言承認了特殊產品得到特別處理,是向前踏了一步
●仍存在嚴重的問題需要解決
●宣言只有少許改進,大部分屬技術性改變
●一定要定下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日期,否則其他議題也不能前進
●要求在2010年之前,取消所有出口補貼
●要求美國和歐盟分別削減農業國內支援和出口補貼
明報 - (<<<世貿>>>有成<<<香港>>>宣言通過)
2005-12-19 要聞 A02 頭條 詹穎怡 羅永聰 伍詠詩
會議閉幕
<<<世貿>>>談判昨日在各國的合作和妥協下取得突破,《<<<香港>>>宣言》最終於深夜10時半順利通過,為一連六天的<<<香港>>><<<世貿>>>會議寫上圓滿句號。<<<世貿>>>總幹事拉米總結時表示,<<<香港>>>會議令多哈回合向前邁進,已完成的路程由原來的一半達到昨日的六成,餘下談判將於明年依照訂下的時間表討論。拉米說:「 (經過多日開 會)我現在處半睡眠狀態,但談判就全蘇醒了。」明報記者詹穎怡羅永聰伍詠詩
2013 年全面取消農業補貼
<<<香港>>>宣言》在農產品問題上取得最大成果,定出了在2013年前全面取消所有農業出口補貼,但較美國和發展中國家原先要求的2010年為遲。另一具爭議的發達國家棉花出口補貼問題,則在美國讓步下,各國同意於2006年全面取消。昨午發出的《宣言》草稿,在棉花製品的各國內部補貼問題上仍有分歧,阻力主要來自美國。但到了晚上的閉幕禮上,身為今次<<<世貿>>>會議主席的曾俊華宣布有關分歧已經解決,各國並同意更快速及大幅地削減對棉花製品的「國內支持」。
至於<<<香港>>>較為關注的服務業問題,《宣言》為服務業多邊談判定下了時間表,並指成員可考慮就特定行業,由過往的雙邊談判改為多邊談判;而且為確保彈性,協議只屬指導性質,成員毋須硬性跟隨。
曾俊華總結時表示,他身為主席的任務已經一一完成,成果並超出他的原本期望。他又呼籲成員在<<<香港>>>會議後,繼續全力投入下一階段的談判。
今次《宣言》獲得通過,成員都認為,這是由各國史無前例的合作促成。美國代表SusanSchwab說,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,成功衝破主要談判障礙,但她補充,談判尚未結束,市場准入的問題將成為繼續發展議程的推動力。
不過,發展中國家就認為,今次會議取得成功,是因為它們之間的團結,成為抗衡發達國家的力量,才令到今次會議得以向前推進。
印度商貿部長KamalNath更強調,發達國家需要承認發展中國家一致團結的新合作模式,才能使日後談判更易前進。
對於《宣言》,他表示「雖然不是百分百滿意,但亦高興」。他認為《宣言》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關注,在多項議題上都能平衡與發達國家的利益。巴西外長CelsoAmorim則形容《宣言》為「溫和,但改變並非微不足道」,他指因為像「市場准入」未有訂出數目,而扭曲市場的形式亦仍存在,日後要討論這些問題。
<<<香港>>>總商會行政總裁翁以登表示,對服務業方面取得成果感到高興,總商會明年會提交意見,希望外國在電訊、金融和電影等行業,進一步對<<<香港>>>開放。
樂施會對宣言表遺憾
不過,<<<香港>>>樂施會政策研究員梁佩鳳則對《宣言》表示「很遺憾」,認為內容並無照顧發展中國家利益,不符合發展議程的訴求,尤其農業問題進展很小,但服務業及非農產品市場准入則逐步開放,擔心發展中國家在協議中「贏粒糖、輸間廠」。綠色和平則形容會議結果是對環境及發展「一次挫敗」,並反對採用「瑞士公式」作為關稅減讓公式。
曾俊華答謝市民容忍體諒
另外,曾俊華在閉幕禮上特別以粵語答謝<<<香港>>>市民的容忍及體諒,亦讚揚警員日以繼夜辛勞擔任保安工作。他對前晚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感到可惜,嚴正譴責示威者的過激行為。
268. 明報 - (談判若無期 <<<世貿>>>蒙陰影)
2005-12-19 港聞 A16 世貿前景 陳立程 葉杏麗 陳永佳
一連6 天的<<<世貿>>><<<香港>>>會議在最後一刻終就取消農業出口補貼定下期限,但各成員國在多項議題上仍存在重大分歧,明年底完成談判並不樂觀。分析家指出,若談判無法如期完成,將令貿易自由化進程嚴重受挫,對富國與窮國均非好事,甚至還可能令<<<世貿>>>前景蒙上陰影。明報記者陳立程葉杏麗陳永佳
學者:宣言訂明時間表不算突破
《<<<香港>>>宣言》獲通過,不代表談判接下來便綠燈大開。曾任<<<世貿>>>秘書處顧問的<<<香港>>>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高樹超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,各成員國其實於去年已就取消農業出口補貼達成共識,宣言只是訂明時間表,屬意料之內,不算是突破。他指出,高關稅與國內補貼才是農業貿易失衡的關鍵所在,發達國家取消出口補貼後可用國內補貼代替,貿易不公仍然存在。
<<<世貿>>>談判依據「一籃子承諾」 (single undertaking) 規則,只有當所有成員國對各項議題都達成共識時,才告完成。除農業問題外,多哈談判還包含非農產品、服務業等多項議題,若各國在其他問題上談不攏,農業協議便只是一張廢紙。
多哈回合談判難望如期結束
各國在其他議題上同樣存在明顯分歧,如在<<<香港>>>會談中成為重矢之的的歐盟,便一再堅持把在農業問題上讓步與發展中國家開放服務業市場掛。但處於絕對劣勢的發展中國家卻擔心,一下子開放整個市場會令本國經濟受到操控。《<<<香港>>>宣言》建議把明年4 月30日作為達成多哈回合協議草案的限期,意味各成員國便必須盡快舉行新的會談。高樹超指出,各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所有問題達成共識,多哈回合談判難望如期在明年底結束。
美取態將左右大局
一旦多哈回合未能如期完成,其最壞結果是胎死腹中,而美國國會的取態將左右大局。美國國會對總統布殊的「促進貿易授權」在2007年6 月到期,屆時它重獲權力,修訂美國參與的任何談判協議。美國對中國的龐大貿易逆差,已令許多國會議員對擴大自由貿易有戒心,輿論擔心它會採取更多貿易保護措施,推翻美國作出的承諾。
多哈談判僵持,將會令各國更多地採納區域性貿易協議機制和雙邊貿易協議,它除了可能加劇全球貧富不均外,還會反過來削弱<<<世貿>>>的影響力。<<<香港>>>總商會首席經濟師 DavidO'rear上周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,「(<<<香港>>>會談)達成一些協議,但(國際貿易)區域化而遠離全球多元主義的趨勢很難扭轉。」
比較農民生計
◆全球25億人務農維生,當中98% 居於發展中國家,但這些國家只佔全球農產品貿易額三分一,非洲更僅佔4 %
◆富國一年總農業補貼額高達3000億美元,比全球12億最貧窮人口總收入還高
◆美國農民平均每年獲補貼2 . 1 萬美元,歐洲農民平均獲補貼1 . 6 萬美元
◆逾12億窮國農民每年收入不足 400美元,每天生活費不足1 美元;美國農民平均一年補貼額= 窮國貧農平均一年收入 X52倍
◆美國棉農每人年獲12萬美元補貼;中國棉農年收入僅2000 元人民幣(約 250 美元)
◆美國2 . 5 萬名棉農每年共獲30億美元補貼,比非洲主要棉花生產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還高
◆歐洲小麥的補貼出口價低於成本46% ,美國出口價低於成本34% ;歐美共佔全球一半小麥出口市場
明報 - (美參議員警告國會或否決宣言)
2005-12-19 港聞 A14
美國、歐盟、澳洲、巴西、印度等<<<世貿>>>主要成員國的官員,周日均對《<<<香港>>>宣言》的文本大開綠燈。但有美國參議員警告,之後協議去到美國國會這關可能會被否決,而一些非政府組織亦對宣言表示不滿。
美國副貿易代表巴蒂亞稱,華府「滿意」文本內容;澳洲貿易部長韋爾亦歡迎達成協議。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周日亦指,最後的文本「可以接受」,但他警告宣言距離多哈回合的全球自由貿易目標相距甚遠。
美參議員:文本原地踏步
曼德爾森稱:「我們將繼續要求別國逐步跟隨我們,削減補助,直至所有形式的出口補貼結束……我想明年將要費勁地追上原定的進度。」
事實上,甚具影響力的美國參議院財務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,同日較早時候就警告,美國國會可能否決在<<<香港>>><<<世貿>>>會議達成的協議,「我細閱過宣言文本,感到非常失望。文本在開放市場的問題上原地踏步……只要求已發展國家多作讓步,卻不用發展中國家作出承擔。」
發展中國家組織 G90 對草案保留
至於發展中國家方面,以巴西和印度為首的G20表示接受草案,指《<<<香港>>>宣言》能挽回對<<<世貿>>>談判的信任。代表更貧窮發展中國家的組織G90,對草案表示保留,但沒有正面拒絕,其中毛里塔尼亞貿易大臣杜盧指「感到挫敗和不滿」,但沒有表示會阻撓草案通過。一名非洲外交人員表示,他們同意草案,因為「這是唯一可以有的東西」。路透社/美聯社/法新社
257. 明報 - (談判未完明年日內瓦分解)
2005-12-19 港聞 A14 特寫 羅永聰
會議閉幕
<<<世貿>>>第6 次部長級會議,在催淚氣及胡椒噴霧之中,夾雜南韓農民的鼓聲舞步,昨晚正式落幕。 149國部長在6 日之間,由針鋒相對互不退讓,到昨日達成一份聲稱是成功的<<<香港>>>部長宣言,總算是挽救了自2001年展開的《多哈發展議程》 (Doha Development Agenda) 。會議談判最終能否達到成果,還有待明年在日內瓦分解。明報記者羅永聰
2001年「九一一事件」發生後的兩個月,<<<世界貿易組織>>>在卡塔爾的多哈進行第4次部長級會議,定下《多哈發展議程》,並希望在2007年中,美國總統的「快線貿易談判權」完結之前完成,然後在2008年落實,否則過了07年,由於美國內部的關係,談判將變得困難重重。
曾俊華:港會 議讓談判回到平衡
過,《議程》一展開談判就立即「馬失前蹄」。03年的墨西哥坎昆部長級會議,由於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出現嚴重分歧,宣布流會,<<<世貿>>>能否為世界,尤其是貧窮世界帶來財富,開始受到質疑。
擔任今次會議主席的工商及科技局長曾俊華昨晚表示,今次的<<<香港>>>會議為整個談判重新回到應有的「平衡」,將焦點回到「發展」議題上面,亦即是關注發展中國家,及當中50個最不發達國家的利益。
歐盟代表在多次記者會都強調,他們在削減農產品出口補貼上面已經作出極大讓步,但其他成員國卻沒有作出回應,「我們已經拿出了紅蘿蔔,正在等待白兔的來臨」,相反,印度部長Kamal Nath就表示,「我們只是要求他們停止做原本已是錯的行為,但他們卻要我們先付出代價。」富國窮國之間的鴻溝,是源自兩者對《議程》的不同理解,而Nath昨晚在記者會上就表示,歐盟有需要改變它對整個議程的思維。
諾獎得主轟錯失滅貧重點
雖然<<<世貿>>>聲稱今次的《議程》是以發展為本,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、前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師史蒂格里茲(Joseph Stiglitz)日前就在《金融時報》撰文,批評多哈回合在協助窮國滅貧上錯失了重點。
史蒂格里茲其中一個論點,是目前很多貧窮國家其實都是依賴糧食入口,若富國解除糧食出口補貼,反而會令窮國的糧食價格上升,倒頭來造成反效果,另外,雖然歐美近年給予發展中國家削減關稅,亦不見得後者的出口有顯著上升。
無論<<<世貿>>>能否消滅貧窮,或者<<<世貿>>>本身是否能夠推動本土經濟,世界各國仍然在「排隊入世」。湯加王國部長Sevele在入世儀式上就說,「加入<<<世貿>>>,已經不是一個選擇」,很大程度反映了目前世界貿易的現實。對於實力薄弱的發展中國家,參與<<<世貿>>>的多邊貿易,幾近已成為唯一的生存之道。
明報 - (敲槌宣布《宣言》通過 拉米:有如樂聲)
2005-12-21 港聞 A06
<<<世貿>>>會議上周日圓滿結束,<<<世貿>>>總幹事拉米(圖)在最新一篇網上日記內,記述了當日的感受:「在最後幾小時,談判變得驚人地緊湊。某些議題已經重複討論50次了,但大家都知道要控制情緒,只要一失言,所有努力會盡付東流。情像在暴風之中划小船,要努力保持平衡。」
拉米形容,談判最後幾小時,感覺就像在急症室。閉幕禮上,曾俊華敲下小木槌宣布《<<<香港>>>宣言》通過。他說,「就像聽到音樂一樣」。
談判在上周六晚上進入最後階段。拉米說,會議一直進行到周日清晨:「當陽光射進會展時,我知道成敗快要揭曉。」各國部長於7時離開會場,拉米與曾俊華仍要留下,校對部長宣言。拉米當日只睡了兩三小時,但腦筋仍在高速運作,加上電話不停響起,故一直難以入睡。
他說,《宣言》草稿付印時,各部長在印刷房外排出一條人龍等候,「情就像《哈利‧波特》又出新書」。拉米說,在談判的100小時當中,各部長一直針鋒相對,卻能在1分鐘之內達成共識,他與身邊的人都感覺到成功。
明報 - (撤農業補貼摸清歐盟底牌打消耗戰 曾俊華提 2013 各國皆贏)
2006-01-03 港聞 A04 回望世貿 羅永聰劉進圖
經過整整6 日6 夜的談判,<<<世貿>>>第6 次部長級會議終於在上月18日圓滿落幕,《<<<香港>>>宣言》誕生,亦令進行了5 年的《多哈發展議程》重見曙光,有望能夠在今年內完成談判,協助全球數十億人脫貧。今次會議的焦點,是歐盟能否交出一個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的時間表,而歐盟在首數天一直保持企硬的姿態,為何最終又肯妥協,交出2013年這個日子?身為會議主席的工商及科技局長曾俊華透露,會議期間各國部長在會展新翼內,其實經歷了「鬧晒交、掟晒、反晒」的 100小時,最終能夠尋求突破,完全繫於最後一個小時的發展。明報記者羅永聰劉進圖
「未開會前,我已認定出口補貼是我一定要處理的會議主題。」曾俊華接受本報專訪時說,要先消除富國對農產品的出口補貼,各國才可以繼續公平談判,而世界上兩個作出最多補貼的經濟體:美國及歐盟,前者願意撤銷,但後者就一定「唔肯放」,令談判一直持膠狀態,「當中有太多的得益人,像法國、愛爾蘭及部分(歐洲)南部國家因為利益,都不肯放棄。」雖然歐盟只有3%人口是農民,經濟價值亦有限,但由於他們佔有重要選區,故部分政府代表的存亡,亦要倚賴農民的選票。
「曼德爾森(歐盟貿易專員PeterMandelson)在國際上好大壓力,因為歐盟成員國不能入會場參與談判,故他每一次要做決定,都要先回去港麗酒店開會,取得其他成員授權後再回會展,歐盟成員將他拉得很緊,令他不可以亂來。」
指歐盟對「 期限」 有彈性
曾俊華分析,雖然歐盟一直拒絕交出日期,但他相信對方其實是有彈性的,只是一直不揭底牌:「他們自己都知道不可能永遠維持補貼,加上削減補貼每年可以讓歐盟省80億歐羅(約730億港元),帳目會靚好多,有足夠動機去改革,故他們不是真心要維持補貼的。」
就算(歐盟)不交出一個日期,對他們來說是沒有損失的,但他們同時亦不能得到其他好處,像要求其他國家開放服務及非農產品的市場……他們並非一無所求,最重要是他們願意開出一個什麼『價錢』。」「摸到了」歐盟的「底牌」,曾俊華與其他成員國在會議甫開始時,就向歐盟開價「2010」這個取消補貼期限,「曼德爾森在會議第一天就說,我是用這個策略去消耗他們的體力,務求令他們就範」。但對方在會議起初幾日一直企硬。
部長在「 綠房 」「 鬧交掟反」
出席<<<世貿>>>部長級會議的各國部長,都會有10分鐘時間在全體大會上發言,整個程序總共花了4天才完成,但這個全體大會,並非會議的真正「戰場」,被稱為「綠房」(greenroom)的會議,過去是主席、總幹事與幾個主要「玩家」的真正談判場地,而曾俊華為了減少會議的「特權意味」,將會議改名為「主席諮詢小組」,亦邀請了30幾個代表了不同利益集團的部長出席,談判主要在晚上進行,亦即曾俊華口中各部長「鬧交、掟、反」的地方,更先後有部長以「離場走人」表達不滿,「但我始終不知道他們是真的想走,還是只是一個姿態。」
6日的會議中,大會先後在第5日(12月17日)及第6日(12月18日)公布了兩份部長宣言的草稿,但曾俊華透露,原先的計劃其實是出版3份的。「原先想在周五先出一份,但怕氣氛不夠緊張,決定取消,推出周六那一份,是要看他們(部長)的反應。」該份草稿將農業出口補貼「死線」定在2010年,當晚亦隨即引起歐盟不滿。
最後一小時「 大細」 押中注
曾俊華說,在星期六的晚上,各部長進行了通宵會議,由於印刷及翻譯需時,故起初定在清晨6時完結,其望在星期日下午的會議前,公布最後一份宣言草稿,「但最後要到第二日(周日)的9至10時,在最後一小時才提出了2013年這個日期,是我提出來的」。
他憶述,當時貧窮國家知道若不接受2013年,就可能要「空手回國」,故都肯妥協,而一直被千夫所指的歐盟,起初亦顯得不太願意,但最終都有條件接納,「他們提出了條件,我們一方面將條件『斬低』,另一方面就提出另一個條件,就是要訂明取消補貼的主要部分,在落實議程的首半段時間,即2010年前完成」。
幾經拉鋸,歐盟終於軟化接受2013年這個日子,曾俊華亦即指示同事印刷宣言。但散會後,歐盟代表再次致電他,再要求取消2010年前完成大部分削減的條件,曾再被迫叫停印刷,但最後他拒絕了歐盟的要求,「我跟他說,我會將原先的字眼放進去,你不喜歡可以到開大會進行時才出聲(反對),但我知道他們不敢出聲。」
曾俊華這鋪「大細」是押中了注,但其實他在押注的同時,已經叫下屬做好準備,為歐盟印好一份修訂版本,讓對方有需要時提出,「我當時博他們不會使用」。
雖然解決了歐盟的問題,但閉幕大會上,曾俊華仍然被委內瑞拉及古巴兩國的代表「伏擊」了,要求大會在服務業的問題上記錄他們有保留,「其實我是知道會有事發生的,事先已經透過國家元首層次去處理,他們最終只要求保留,而不是提出反對,故我那一刻亦急急『扑槌』,怕其他國家見有得講,又會突然走出來。」
個個要贏 沒人願犧牲
曾俊華歸納他主持談判的經驗:「談判就是這樣子,個個都要贏,因為沒有人會願意犧牲自己,讓其他人可以贏。」
2013年這個「死線」,確實令各國部長事後都向自己的國民表示「我們贏了」;發展中國家會眼2010年前有大部分農產品補貼取消,而歐盟則會將它演繹為「押後了死線3年」,做到「149個國家,個個都話有東西贏到」的全贏局面。
腎上腺素激增
曾俊華說,在會議舉行的6 日內,他只得8 小時睡眠,主要靠飲清水、吃麵包和香蕉保充體力,但緊張環境令他腎上腺素激增,所以「一直都很清醒」 。(林振東攝)
明報 - (曾俊華:《<<<香港>>>宣言》不是遮醜布)
2006-01-07 港聞 A04
<<<世貿>>>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得出的《<<<香港>>>宣言》,在國際上被批評為成果有限,尤其是對最不發達國家沒有作出充分承諾。身為大會主席的工商及科技局長曾俊華昨日反駁,指《<<<香港>>>宣言》並非是<<<世貿>>>的「遮醜布」(figleave),成員國同意在2013年全面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,能夠做到各國皆贏的局面,是真正的成果。
拒回應調任特首辦傳聞
曾俊華昨日出席亞洲協會的午餐會,被問及是否會調任特首辦主任一職時拒絕回應,並表示自己會繼續參與<<<世貿>>>在今年初的談判工作。他說,國際貿易談判一般進展都比較慢,但到接近尾聲時進度會加快;而在<<<香港>>>會議之後,各成員將就協議具體內容進行談判,焦點將會是農產品的市場開放問題,曾俊華有信心可得到成果。
指薄熙來出席會議之多「 令人驚訝」
午餐會主持人陳啟宗笑言曾俊華擔任<<<世貿>>>會議主席,北京必定關注其表現,他問曾俊華中國代表在談判中擔任了什麼角色?曾俊華說,中國有份參與「20國集團」(G20),成員主要是開始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,擔任已發展及最不發達國家之間的橋樑。他又說,商務部長薄熙來雖然沒有像其他部長一樣不斷舉行記者會,「但若你知道他出席的會議次數,你一定會感到驚訝」。
wtodeclaration
Comments (0)
You don'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.